「儿童为本」 改善劏房儿童的家居安全及亲子关系
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字,本港有超过10万户家庭居于劏房,不适切的居住环境本来对成年人已经会构成生活上各种影响,而对于育有幼童的家庭来说,情况更值得令人关注。 为了令居住不适切居所的幼童及其家庭,身心需要得到关注及帮助,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在香港公益金支持下举办「童本空间改造王」0至6岁婴幼儿及劏房家庭社区支持计划,团队会进行家访评估,视察劏房住户的实际情况而提供建议及改善措施,当中提供一千元资 ...
基层医疗助少数族裔长者「治未病、储健康」
「我基本上明白医生所说的话,但在药物的问题上,若我说错了,或是有误解,或我未能表达或了解,需要服哪些药,我在这方面有点担忧,所以我通常带着孙儿,到医院求诊时担任翻译。」南亚裔长者Gaha Thapa Kama Bahadur说。 因此,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开展「耆望-少数族裔长者支持计划」,服务一群居住在西九龙的南亚裔及东南亚裔长者,例如:推广基层医疗、提升他们对公共及医疗服务的认识、促进华裔及少数族 ...
社协优秀社工助房协公屋长者居家安老
「安居」相信是每一个人的心愿,也是每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对于长者来说,好的居所最重要的是生活配套、邻舍关系,以及有需要时能否得到适当的帮助。在香港房屋协会旗下的荃湾满乐大厦里面,我们更找到惊喜–原来住屋可以结合社会服务,令居住的长者身心灵需要能够被照顾。究竟何解会有这个构思呢? 香港房屋协会社区服务经理蔡翠佳说:「我们屋邨(满乐大厦)的长者大多数会有独居或者双老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比较差,如果是独 ...
社联会议暨香港社会服务巡礼 2023
社联年度活动「社联会议暨香港社会服务巡礼 2023」已于2月15日圆满举行,是次活动以「凝聚 ∙ 共建」为主题,吸引业界及合作伙伴超过7,500人次参加。 透过「社联会议」集合不同持份者的智慧,带来新启发和新合作机遇,共同商讨疫后社会服务发展及策略,议题包括:支持照顾者、发展基层医疗、精神健康支持、促进青年参与、纾缓及临终服务、社会服务数码转型、如何同行共创,以至培育人才等等;再者,超过120间社 ...
「友里踪迹」防认知障碍症人士走失 @ 香港信息及通讯科技奖2022
随着人口高龄化,认知障碍症人士数目亦日渐增多,社会亦需要更多配套与准备,以应付认知障碍症人士容易走失的问题。 赛马会耆智园(时任)社工林咏妮指出,根据2021年耆智园的调查,发现香港认知障碍症人士的走失风险高达三成。以香港有超过10万名认知障碍症人士推算,约有三万人有走失风险。调查发现超过一半走失者需要一小时以上才能寻回,很多人在寻回后都受了伤,有一些受了惊。曾经发生走失事件的家庭,家人的压力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