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再生」成玩具
在香港街头,七旬拾荒者邓婆婆能准确报出不同废弃物的分解年限,例如:报纸六周、铝罐一百年、胶樽四百五十年、发泡胶一万年,最惊人的是玻璃樽需耗时一百万年方能分解,回归尘土。这份对废物的深刻认知,源自她参与社企活动,与及需要弯腰拾捡回收价四至五角元一公斤的纸皮,帮补家计。 另一边箱,社企「再生玩具店」的创办人黎俊业(Paul),则致力于利用废弃物制作具环保教育意义的玩具,经常需要大量纸皮制作玩具的他发现 ...
巴士「长驻」院舍 训练认知障碍及视障长者
「视障长者的情况与一般老年人相似,但由于视觉损失,他们往往依赖听觉和触觉来获取信息。如果缺乏足够的训练和社交接触,视障长者的退化会特别明显,这些长者可能会变得沉默和被动。」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实务助理教授黄家强说。 因此,香港盲人辅导会举办「细味记忆之旅 叙事认知刺激活动」计划,与九龙巴士 (一九三三) 有限公司及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合作,最初计划中捐赠了一个巴士站给九龙盲人安老院,并 ...
群毅展才能 推进多元共融职场
「在看见障碍前,先看见人」。不少企业近年开始愿意聘请唐氏及残疾人士,但面对公司人力管理政策未完善,以及动员配合困难,未知从何入手。受职业培训的唐氏和残疾人士,仍然难以就业,造成「有人无工做、有工无人做」的恶性循环。 香港唐氏综合症协会早于2002年成立社企唐氏群毅服务队。透过社工与雇主协作,令唐氏及残疾人士适应社区工作,包括:汽车美容、办公室与家居清洁、包装、加工及手工艺制作等。同时,机构为雇主提 ...
影像性暴力
近年被起底、跟踪骚扰、假冒身份、港版A/B/N号房性剥削事件、大专院校偷拍、街头随机被泼洒不明液体等事件,时有发生。任何性/别的人都有机会遭受性暴力。影像性暴力的出现,正正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向受害人作出无预警、无止境,而甚至致命的创伤。 现时,香港未有就 「性暴力」 一词作出法例释义。针对影像性暴力行为的《2021年刑事罪行(修订)条例》生效三年多,至今接获 1407 宗涉窥淫等罪行的相关 ...
正视囤积行为 先扫心事 后扫囤积物
救世军「齐“扫”心事」囤积行为人士社区支持计划主任王肇言指,多年前救世军露宿者服务同工接触到一对因家中囤积问题而流落街头的年长母女。尽管义工协助清理其住所,母女短暂返家后仍因囤积行为而再度露宿。案例揭示单靠清除杂物无法处理囤积行为,需深入探讨行为背后的因素。 事出必有因,强行帮亲友扫走垃圾,不处理背后原因及囤积行为,不单止伤感情,而当事人亦都很快储回一些不必要的物品回家,所以要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