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愈住愈贵,愈住愈细,不同年龄的人都面对着住屋问题,特别是未轮候到公屋又住于不适切房屋的基层市民,当中包括:因事而未能与家人同住的青年Wendy及年长更生人士标叔。

Wendy在青年宿舍住户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因年龄届满后须搬出,她说:「香港的土地问题己存在很久,对比其他地方及国家的青年人,香港的年青人自己搬出来住是十分困难,一来楼价贵,二来是物价高,所以我们自己搬出去住是不容易的。」幸好,Wendy在离开青年宿舍前,在网上找到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社联) 社会房屋共享计划,并申请入住位于中环的香港善导会「苏屋2.0」项目,于今年4月搬入。

另一位有住屋困难的长者标叔说:「我原本在善导会的乐富中途宿舍住,因为到了居住限期(九个月),需要离开,非常彷徨,幸好,善导会社工介绍我入住『苏屋』,安定下来了。」

香港善导会总干事李淑慧表示,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 一个「家」,当人长时间居住于不适切的环境,他们缺乏安心及自由的感觉,在精神上亦都不能放松。再者,如他们独居,他们欠缺邻居及家人支持;在患病或不开心的时候,又缺乏朋友和他们倾诉,的确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最后,要让人们看见希望。当长期居住于不适切的环境、等待公屋,加上在坊间私楼的租金十分昂贵,自己经济上负担不来,这令他们失去盼望,不知在那一天才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因此,社联于2017年得到政府、香港公益金、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社创基金)支持下,推出「社会房屋共享计划」,除提供过渡性住宿外,合资格的社福机构成为营运机构后,会向住户提供小区为本的社会服务,并与住户共同努力,协助他们日后在小区独立生活。

今次香港善导会负责营运中环士丹顿街项目,项目名为「苏屋2.0」,以「跨代共居」的概念,服务对象包括有住屋需要及独居的长者、中年及年青人士,希望给予老中青一个「家」的感觉。善导会相信一个健康的家庭,有「老中青」成员,在这种家庭𥚃,年青人可以教长者科技及生活技能,长者亦可以照顾年青人的生活需要等。

目前「苏屋2.0」入住率已愈九成,初期已有很多人申请,十分受欢迎,入住的长者生活质素得到改善;而年轻人方面,一般而言,他们的家庭关系比较薄弱,甚至与家人相处得不开心,善导会希望年轻人在「苏屋2.0」居住,与中年及长者住客相处,让他们明白到年纪比自己大,差异不一定大,又或大家一定相处不来。

「苏屋2.0」住户Wendy指,入住几个月后暂时给予她「屋企」的感觉,一方面,环境不错,𣎴同于不像青年宿舍,这里是自己租的地方,有归属感,另一方面,没有其他人牵制自己或订立规矩,自己需要对租的地方负上责任。另外,因疫情而失业的Wendy更获豁免她两个月的租金,舒缓她的经济压力,令她感到十分窝心。

「苏屋2.0」住户标叔笑说:「在这里好开心,容许我长期在这里住,我都接受。」他指这里没有年龄的代沟,你关心我,我关心你。他和年青人接触多了,明白大家的思想有分别但可融洽相处。在生活点滴方面,当大家在楼下碰见,年青人会叫长者开着门等他,在下雨的时候,年青人会提长者带雨伞。

社联发挥平台角色 支持社福机构及弱势社群

李淑慧觉得社联在这个计划「社会房屋共享计划」中发挥了平台角色,社联不单物色合适的住屋,亦协助社福机构及弱势社群寻找不同资源,例如:基金申请及家居电器等。再加上社联因应不同机构的服务特色及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社会房屋项目审批及交由不同的社福机构营运,配合不同社群的独特需要。

标签: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