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福机构与私营健身室连手推动长者运动

周锦翠、Ruby Yu 及老兴永(老Sir)第一次踏足健身室时看见不同健身器材、哑铃及杠铃,都有点害怕。后来,在教练的指导下,他们学习正确姿势,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做深蹲、举哑铃,并逐步增加负重量,改善身体机能,现在甚至能举起接近四五十公斤的杠铃。

老Sir 是最早加入长者健身班的一群。在没有参加健身班前,老Sir 经常咳嗽,恒常做运动后感到肺部功能改善了。老Sir 笑说连看医生的次数也减少了,可以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运动后量度身体状况,显示老Sir 体质年龄轻了9 年:「做运动很厉害,我原本是70 多岁, 现在看起来像60 岁!」

Ruby 也受老Sir 鼓励,加入健身班:「老Sir 选择的义工服务很多也是推轮椅,还会选择较重的长者,有点担心他可否应付,后来才知道他有做健身运动,十分厉害。」参加健身班半年,她感到肌肉力量增加,上落楼梯也有所改善,在做义工时更得心应手。「对推轮椅服务的信心增加了,之前感觉自己手脚肌肉不足,怀疑自己是否应付得来,害怕弄伤自己及其他人。经过锻炼后,现在对推轮椅已经应付得来。经教练指导下一关一关地过,挑战自己,尽能力去做,和做服务一样。」

69 岁的周锦翠以前也没有运动习惯,她认为长者运动与其他事情一样是万事起头难,在尝试运动后,她认为只要持续地做,就会慢慢适应和进步。她也未曾想过自己能举重:「由最初举十五公斤到现在四至五十公斤也可以,这个重量几乎与我体重相约。不需要害怕,尝试了就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到。」周锦翠表示运动后对日常生活也有帮助,做家务、换床单也轻松了。她也鼓励长者多做运动:「我70 岁,我做得到,相信大家也做得到。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可以走多几步,我们应该多做运动。」

健身教练田永泰表示,很多时候长者遇到关节活动性、骨质疏松及肌力流失问题。部分长者腿部肌力不足,坐下站起也需要他人辅助,也容易跌倒。透过重量训练或其他不同训练,能显著改善这些问题。他提醒,做运动是持之以恒的事,不要达到阶段性效果就放弃,培养健康习惯,需要持续运动才能保持效果。

义工服务 换来长者健身班机会

周锦翠、Ruby Yu 及老Sir 都是参与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时间银行.生活助手」计划,成为生活助手, 为服务使用者提供陪诊、代购、探访等服务,并以义工服务时数换取相应的奖励,例如参与健身班的机会。计划经理高倩文表示,义工服务对生活助手有一定的体能要求,例如推轮椅长者到公园晒太阳,也并不轻松,这些需要劳动的义务工作一般很难招募义工。直到机构与私营健身室合作,开展长者健身班。透过持续的运动,有助长者义工增加全身肌肉,改善身体机能,让他们更投入各项义工服务中。

长者运动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建议,18 岁或以上的成人每星期进行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带氧体能活动,或至少75 分钟剧烈带氧体能活动,或相等于混合两种活动模式的时间。社联于2023 年进行「香港独居、双老长者的身心健康与运动习惯研究」,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长者的体能活动量未能符合世卫建,而且逾一半受访长者完全没有运动习惯。

 

下載電子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