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日的下午,大部分人都应该忙于工作,没想过当走入宁静的坪洲小巷,竟然有一家咖啡店客人络绎不绝,店外的宁静与店内的热闹成强烈对比,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家咖啡店是专门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青年提供培训及就业机会的社会企业(社企),让客人可以亲身感受到他们殷勤的服务与美味的出品。

「爱 · 传递」是一家2015年成立的社福机构,目标是以爱与包容关爱有需要人士,其中一项工作是专注为自闭症人士与不同雇主配对,让自闭症青年可以发挥一己所长。「爱 · 传递」创会主席潘嘉丽Kitty提到,这家受欢迎的咖啡馆,除了有商业元素以招呼客人之外,更希望透过咖啡馆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予自闭症年青人。同时亦可服务坪洲小区的独居长者,可以探访他们及提供活动给他们。

Kitty明白到不少自闭症青年的家长所担忧的,就是他们将来在社会中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这个课题成为机构的工作重点。她说:「自闭症青年比较多一些重复性的行为,而且很多时候,譬如在情绪上与社交能力方面,是有所局限。我们很希望提供足够的培训给他们,当他们有机会有限度接触客人时,无形中扩展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这家名为The Edible Projects的咖啡馆成为了机构辖下的一家社会企业,让自闭症青年可以接触到餐饮业而发挥所长,Kitty的女儿Stefanie更辞去之前的工作,搬到坪洲居住,负责管理咖啡馆的日常业务,她深深体会到自闭症青年在工作过程上出现的转变。

「其实在最初,他们(自闭症青年)可能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工作,一下子面对很多陌生的人,而且饮食业有时候会很多客人同时光顾,同时下单,可能有一堆工作同时出现,他们可能未必立刻懂得处理及安排。最初时他们会比较烦躁及不懂处理,但后来当工作时日长了,了解多了并且熟手了之后,他们会懂得知道如何处理食物,如何安排适当的上菜次序,继而懂得处理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Stefanie说。 

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自闭症年青人有机会发挥自己,更有机会可以练习如何处理情绪,并训练沟通技巧。然而在Stefanie心目中,他们有一些长处是对工作有所帮助的,例如:清晰的工作程序,有些自闭症年青人的特征是对程序有良好记忆,清楚记得每一个工序,不会把次序调乱弄错,有时更会提醒Stefanie。

Kitty强调社会大众可以多加留意自闭症人士的长处,不是过分留意他们做不到的地方,而是看到他们有能力做得到的。相信如果更多人看到,自闭症青年将会有更多就业机会,也可以帮助社会,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一份资源。

短片制作:flui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