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重建应如何以「人」为本

發布日期: 2019-05-23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业务总监 黄健伟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业务总监
黄健伟先生

在2011 年公布的《市区重建策略》中,市区重建局(下称「市建局」)重申市区重建的理念是「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虽然近年有关市区重建的争议似乎不多,但市区重建仍然面对重重困难。笔者认为,以现时市建局的定位,要落实「以人为先」的理念有一定的困难;若不反思其角色,市区重建将难以推进。

市建局是一个法定机构,获法例赋予权力改善香港的住屋水平及已建设环境,有无可推卸的公共责任。然而观乎市建局过去的重建项目,重建后的楼宇一般以豪宅包装,倾斜于市场上有能力购置豪宅物业的阶层,令区内可负担的房屋数量大幅减少。整个重建过程,市建局就像是利用公权力从低收入家庭收回住屋,然后兴建豪宅予有能力阶层,这跟「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的理念相去甚远。

大部分不适切住房都是位处市区的旧楼,关系着无数未获公屋支援的低收入家庭唯一容身之所。无论住房环境多差,住户本身都不希望住房被拆卸。一旦居住的地方被纳入重建计划,业主不再愿意投入资源改善楼宇状况,意味居住环境只会更恶劣,住户被迫要住在日久失修的楼宇中。同时,「重建」代表基层可负担的居所「买少见少」,拆卸后住户或会面对「无路可走」的困境。

推展旧区重建,市建局的眼光不能只放在重建后的市场需求。若忽视受重建直接影响的住户,不但「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的理念难以真正落实,亦有可能影响市区更新速度,或令市建局面对财政压力。唯有认真面对旧区住户的需要,方能创造双赢。

住户互相帮助 带来良好协同效应

2017 年,市建局响应「社会房屋共享计划」,向社联提供了一些单位转租予有需要的基层住户。虽然数目不多,但获得社会上不少认同。观乎上述计划成效,若市建局能提供更多物业单位予社联或其他社福机构作过渡房屋用途,可望协助纾缓劏房户困境。

劏房户的困境,是受制于狭小居住空间,家庭成员间摩擦冲突的机率也增加。当出现冲突时,缓冲空间亦不足够,无论对成人或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负面影响。加上旧区不适切居所的环境风险高、治安差、卫生情况恶劣等众所周知的现实,若无外力支援,居民难凭一己之力走出困局。

社区层面的支援,有助住户满足社交和个人心灵需求。可惜除工作以外,这些住户往往足不出户,社区邻里网络十分薄弱。当家庭或个人面对困难,均无法获得社区支援;面临重建时更要独自面对各种挑战,身心都承受巨大压力。

「社会房屋共享计划」将支援服务带入住户居所,并且连系每名住户的能力和网络,透过互相帮助,产生协同效应,为他们自己提供强大支援。不过,过渡房屋在短期内难以大量供应,尚有数以万计的劏房住户的住屋问题难于短时间内解决。除了提供单位作过渡房屋,市建局仍有不少空间落实其重建理念。只要对症下药,便能增强居民的生活能力,面对困难。

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 需持续发展

现时市建局设有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但碍于服务内容,一般只包括一些补救措施,未能发挥社区支援效用。为弥补不足,有些服务机构会申请不同的资助推行服务计划,把住户和社区持份者重新连结起来,成为重建社区及居民的支援网。这些计划,不少是针对改善旧区居民居住环境,有的动员专业人士免费为劏房家庭设计家具,有的透过推动居民互助提供家居维修服务。透过群策群力,建立邻里网络,就能解决社区及住屋问题(如水电设施、安全卫生等)。同时,当面对更复杂的家庭和个人需要时,社工能适时把个案转介到相关专业服务作深入跟进。

不过这些资助有时限性,规模亦有限,正面效果不能持续。若市建局能有更广阔视野,更有策略地协助重建社区支援能力,便能真正做到「以人为先,地区为本」的市区重建理念。市建局在规划重建项目时,可以考虑资助成立地区为本的平台,结合区内服务机构、社会企业、商界、地区团体、个人等力量和资源,促进跨界别合作,集合力量支援区内受重建影响的居民。

除此之外,市建局亦可考虑利用其社区资源,释放其社会价值,为社区居民提供支援。其中,为有关的服务队或单位提供适合的活动场所,市建局有无可取代的角色。若能在当区为服务单位提供公共空间,将有助他们发展利民纾困的服务想法和计划。

以「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作为市区重建的理念,无可置疑,相信不同持份者都会认同,关键是如何具体落实。笔者认为以地区跨界别协作的策略,拉动住户和社区持份者积极参与,发掘社区资源和潜能,编织社区支援网络,最能纾缓旧区居民的生活压力。

市建局若能以新思维推行与民共议,相信日后在进行重建时更能与受影响居民建立互信,创造双赢,更有效推动市区重建。

 

(文章刊于2019年5月23日《明报观点版》)

标签: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