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宜女士
本港营商环境严峻,大中小企皆受影响,社会企业(社企)也不例外。社联最近公布的《社企指南》数字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港共有547间社企单位列载于该指南。而根据其财务状况,三成社企单位在去年实现盈利,其余则仅达到收支平衡或录得亏损。
然而,近九成社企单位仍坚守以实现社会目标为核心使命、逾七成半表示将继续投入资源发展业务,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显示社企的韧性,及持续推动社会共融的努力。调查亦指出,约两成社企期望获得更直接的财务支持,包括租金优惠、补贴和其他资助计划,这些支持对于在逆境中奋斗的社企来说至关重要。
本港社企一直致力关怀弱势社群,推动社会共融。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社企单位在过去一年积极聘用弱势社群,占社企总员工数目近四成。此举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更直接响应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目标10的要求,即「减少不平等」。有社企负责人坦言,聘请弱势社群员工需要额外培训资源,但他们的工作表现往往超出预期,社会效益也远超经济数字。
在此背景下,虽然自2024年底至2025年4月,有4间涵盖不同业务范畴的社企结业,但同时也有7间新成立的社企,并主要集中于教育及训练业务。现时《社企指南》的社企行业分布中,首3个类别依次为教育及培训、零售及生活百货,以及企业服务及商务支持。
而即使面对重重挑战,本地的社企依然坚持使命,努力在逆境中寻求创新与突破。这些努力不仅为弱势群体带来希望,也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文章刊于2025年8月1日《Recruit – 陈文宜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