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张图看懂青年就业与教育不平等
4张图看懂青年就业与教育不平等

据国际评估,香港教育制度素来有「优异而平等」(excellent but equal)的说法,尤以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的结果最明显。与其他地区比较,香港学生学术水平名列前茅,却与家庭背景关系不大,教育不平等问题不算严重。

不过PISA数据来自15岁同学,亦即中三左右;但教育对学生职涯发展,多以中学毕业后的进路影响更大。本文尝试整理数据,希望以4幅图帮助大家看懂青年就业与教育均等问题的真象。

首先,我们向统计处索取了2016年人口普查的未公开数据,再聚焦全港约64万20至29岁在职青年人口。没有大学学历的在职青年人数共39万,占整体在职青年60.5%,有大学或以上学历的则占39.5%。

学历愈高高收入者愈多

常有人说大学学位不值钱,是否升读大学再没有什么意思。这究竟是否属实?我们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至29岁青年的主要工作收入和学历,就明显看见无论现在学位如何「贬值」,青年收入和学历仍有非常明显关系。

从图1可见,学历愈高,有较高收入的青年百分比愈大。没有大学或以上学历者,月入1万元以下占20.8%,而月入2万元或以上的只有11.6%;有大学或以上学历者,月入1万元以下只占4.4%,月入2万元或以上却有43.1%。

若教育机会均等,学历决定收入大致是香港市民都接受的结果。然而在现今香港,进大学的机会是否均等呢?

我们再看看父母社经地位与学历的关系。图2把父母按总收入分为5个收入组别,分析父母收入对青年修读大学机会的影响。结果显示,父母总月入为1.5万元以下的青年,只有36.6%达大学或以上学历;父母总月入为8万元或以上的青年,则有85.5%达大学或以上学历。

我们亦进一步把完成及正在修读大学或以上学历的青年,分为于本地升学、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及新西兰升学,及以其他途径升学(包括中国大陆、澳门、台湾、其他国家、遥距课程及联合课程)作分析,则发现父母月入8万元或以上与月入1.5万元以下的青年,前者升读本地大学的比率,比后者只多15.3个百分点,但于英、美、加、澳或纽升读大学的,前者比后者多33.3个百分点。可见较低收入家庭与升读大学比率的差异,最主是因为富裕家庭有较大能力送子女往海外升读大学。

不过因现时人口普查只会调查居于同一住户内不同成员的亲属关系,上述分析结果有一定偏差,因我们只能集中分析与父母同住在职青年的状况,没有与父母同住的青年(约占17%)则未能分析,这些青年有较大机会是有相对高的收入条件(以至有经济能力搬离父母)。

幸好,由中大何瑞珠教授领导的研究数据补充了一些资料。他们曾研究2012年参与PISA研究的同学,跟进他们在15岁后的发展。于2014年11月调查来自逾120间学校的1552名学生,他们在受访期间已中学毕业,并循不同途径升学或就业。图3显示他们毕业后不同进路与家庭社经背景(以家长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及家庭拥有的资源评定)的关系。家庭社经地位最高的同学,多为毕业后升读大学,海外升学的又比本地升学的社经地位为高;相反,家庭社经背景最低的,则较多属无法升学,要投入劳动市场。这些数据说明,无论在PISA研究中香港学生的平均表现有多好,但到了最关键的文凭试及升读大学时,家庭背景仍然是影响升学机会的十分重要因素。

因家境而造成教育机会不均,影响青年职涯前景,进而造成收入差距。图4比较在不同地区取得学士或以上学位的青年的月入。20至29岁而其学位在英美澳纽加等先进国家获取的年轻成人,工资略高于在港获取学位的年轻成人,主要反映在较多人(23.9%)在月入3万元或以上的群组。而在其他地区(内地、台湾为主)取得学位的青年,则只有12.1%取得3万元或以上工资,比例也低于本地大学毕业者(15.2%)。现在有不少基层同学因未能进入本地大学而转到内地、台湾升学,但本地劳工市场对这些学历的认受性如何,仍是一大疑问。

香港应检视政策减青年上流障碍

香港基础教育表现良好,在普及中小教育体系下,学生成绩相对其他地区优异而差异不大,家境因素亦无大影响。然而公营高等教育情况却不同,在学额有限的情况下,父母社经地位影响青年获高学历的机会,进而影响其就业发展机会。

若公立及私立大学学位能适度增加,低下阶层的在学青年可望有更多升读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对于过去已失去有关机会的在职青年,社会能否给予他们机会,透过持续进修获取更高学历以改善职涯发展前景?现时香港专上教育对在职人士的支援严重不足,例如大部分兼读制课程都没有政府资助。环顾不少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都已制定全面的终身学习政策,香港亦应检视相关政策,减少低下阶层青年的上流障碍。

作者赵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学社会学讲座教授,黄健伟是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业务总监

2019年3月4日于明报刊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