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领年金和高额长生津?

發布日期: 2018-08-28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先生政府透过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推出「香港年金计划」,为65岁或以上的退休人士提供将积蓄转为终身固定收入(自制长粮)的理财选择,亦填补了现时强积金及私营市场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强积金未能为供款人在退休后提供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市场上暂时未有终身私营年金计划,未能有效回应长寿风险。

首阶段「香港年金计划」的反应未如理想,相信因为退休人士对有关计划的概念并不掌握,未必知道购买多少年金可为自己带来最大的得益及入息保障。

现时长者购买终身年金的金额,在申请「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 时可豁免作资产计算,这措施对积蓄不多,只有数十万元的长者有很大帮助。政府曾提及,如一名拥有60万资产的男性长者,动用50万购买年金,每月约可得$2,900元年金收入,手上余下10万,足可领取高额长者生活津贴,每月可得到$3,485收入,即共可得到$6,385。

这些积蓄不多的退休人士或希望以终身年金计划配合政府长生津制度,获得最佳的入息保障。然而,这个算盘未必敲得响,皆因年金公司或银行会与长者进行财务分析,如长者并无预留足够资产应付突发开支,年金公司有权拒绝长者购买。

长者实际需保有多少流动资产,按不同长者的实际情况而异,银行界朋友指出,如购买私营年金,银行一般要求客户最少保有三份一流动资产。以此计算,一名拥有60万资产的男性长者,只能动用40万购买年金,每月可得$2,320元年金收入,手上余下20万,但超过申领高额长生津的资格,故每月只可得到$2,600普通长生津,即总月入为$4,920;与政府提及可得六千多元相差甚远。

当然,如果一位拥有60万元积蓄的长者,会否用40至50万元购买终身年金,又是另一个问题,因为很多长者都希望有多些钱傍身,以备不时之需。

再说,现时长生津的资产审查制度水平也不合理,制度要求长者先花费大部份的资产,政府才给予一些补贴,忽视了长者备有资产应付不时之需的需要。

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仍需持续改善。

(文章刊于2018年8月28日《AM730–蔡海伟网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