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忽视社福界意见

發布日期: 2017-12-05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先生最近的审计报告谈到对整笔拨款的管理,当中提出几个观察,例如福利机构财政盈亏、汇报或评估延误,以至某些服务项目不达标等,总之给人的感觉好像香港福利服务成效不彰。然而,或许个别项目有改善空间,但说到整体服务质素,审计报告之内容绝非事实之全部,也容易令人误解。

自发表审计报告后,社福界内亦有连番讨论,尤其在复杂和有缺漏的津助制度下,如何做好服务,令有需要服务使用者得到适时支援。不少同工都抱怨审计报告只罗列问题,却没有好好指出问题的根源,至于解决方案,更是搔不着痒处,偏偏作为监管机构的社署却照单全收。至于被批评的社福机构,在报告中就连解释和抗辩的机会也没有。

虽然政府经常强调与社福界的伙伴合作关系,但在资助事宜上却明显是监管者及被监管者的角色。审计署的报告理论上是针对社署的运作,但其实亦影响受资助机构;审计报告的建议亦很容易变成社署加强规管受资助机构的理据或借口。审计署在完成报告前只咨询社署意见而忽略受资助机构的意见及回应,令受资助机构处于明显的弱势。

事实上,许多表征都是制度不全所致,例如汇报或评估延误的原因多与行政支援严重不足有关;服务指标过时也导致所谓「衡工量值」未能反映实际情况,至于人手流失更是拨款基准不足所致。这些都要从制度设计入手,包括进行长远福利规划,彻底改革整笔拨款制度,重新检视福利服务的人手编制和拨款基准。

说到底,受资助社福机构十分重视服务质素,这是使命驱动的行业,深信机构亦会作出持续改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面对不公平的批评,又影响着公众对社工专业的印象,同工就很难沉默。

(文章刊于2017年12月5日《AM730–蔡海伟网志》)

 

社福机构在审计报告没有话语权
社福机构在审计报告没有话语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