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无所适从的审计报告

發布日期: 2017-11-28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先生近年,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学生数目大幅增加,家长亦面对极大压力,更影响亲子关系。有些青少年中心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立专队,增聘社工,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深入的支援。

老年人口增加,亦使认知障碍症更普遍,同学朋友之间分享,不少家中长者都面对相同问题。有些老人中心亦尝试发展新项目,与医护专业合作,以不同活动及训练,延缓症状恶化,为长者及照顾者提供支援。

这些服务原本应由政府资助,但由于政府多年来缺乏福利规划,服务设计追不上社会需要,所以社福机构要自行筹款以提供新服务。

政府推行整笔拨款资助制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社福机构有更大弹性调拨资源回应社会需要。可惜,当机构运用这些弹性发展新服务,填补资助服务不足时,却可能被批评为以政府资助补贴自负盈亏的服务。近日审计署发表的报告就是很好的例子。政府推行政策未能贯彻目标,部门之间缺乏共识,将所有问题简单地归咎于社福机构的管理问题,并不公允。

这些由机构自发提供的项目,虽然由政府以外的基金资助,被列作「非资助服务」,但它们都是整体服务的一部分,让受资助服务的对象得到更好的照顾。这些项目弥补了政府资助服务的不足,提升了受资助服务的质素。政府因为其他人乐意帮忙,携手解决社会问题,反而要与机构计较,甚至要机构扣除部分员工的薪酬拨款,实在于理不合。

我们深信,政府有责任满足市民的褔利需要。当政府服务未尽完善时,社福机构愿意多走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填补服务的空隙,实在应该支持。社福机构灵活、弹性推动服务发展,应是「整笔拨款」制度的原意。我想市民大众亦不会期望机构墨守成规,只着眼于完成资助「范围」的工作。

如果要从审计「衡工量值」的角度看,机构提供的「非资助服务」,可算是增值服务。如果政府以僵化的思维及制度扼杀机构主动填补服务空隙的精神,受影响最大的不是社福机构,而是服务使用者,特别是那些因为政府缺乏服务规划而得不到合适服务的弱势社群。

(文章刊于2017年11月28日《AM730–蔡海伟网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