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的法治精神

發布日期: 2019-04-30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先生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先生

社联在10多年前与一位法律学者合作制定「法治指数」,以补充「社会发展指数」的不足。

「社会发展指数」包含14个不同范畴,由47个客观指标组成,每两年公布一次以监察香港社会发展的进程。这14个范畴包括健康、房屋、教育、政治参与等等,但不包括法治,原因之一是难以透过客观指标厘定香港的法治状况。举例:刑事或民事诉讼多了,贪污举报数目多少,都不能说明到底法治有否改善。

讨论如何制定「法治指数」的过程相当艰巨,因为没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参考。记得那位法律学者曾经说,可以找研究员在马路旁边点算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数目及比例,已经可以反映市民对法律是否尊重。虽然我们没有采用这个方法,但却是很好的提醒,所谓见微知着,我们实不应忽略微小的地方。

最后我们访问了19位与法治有关的专业人士,包括法官、立法会议员、律政司及执法部门的人员、以及法律从业员。我们先提供了相当全面的客观数据,然后请他们对法治的不同范畴作出评分。

当年这个「法治指数」的得分是75分,算是位于高水平,但回应我们问卷的专业人士亦提出了一些隐忧,担心法治水平会进一步下降。他们列举的例子包括:香港诉讼费用高昂、司法部门案件繁多引致延误、人大释法、以及律政司的起诉决定等。

当年这位十分重视法治,愿意义务协助我们完成这项研究的法律学者正是戴耀庭。今天他因为发起占中,提出透过违法达义以促进香港民主发展,结果在上星期被判入狱。

究竟是甚么令这位学者走上抗争路?

有人说提出占中的人天真。我想,除了天真之外,还有一份对公义的执着,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梦想。

 

(文章刊于2019年4月30日《AM730–蔡海伟网志》)

星期日的游行是2014年以来人数最多一次。
星期日的游行是2014年以来人数最多一次。
标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