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 | 共学

 

【专访】港大精神科系主任陈友凯:

「精神损伤」中,重新思考年轻人的需要

 

在动蘯的大时代里,究竟什么是病什么不是
单看目前有多少人出现征状,便说社会的精神『疾病』正在倍增?

「医疗和社福服务追不上年轻人的生活转变和精神健康需要,急需革新。」不同专业,何去何从?

● ● ● ● ● ●

(节录) 

香港大学精神科系主任陈友凯教授:「未看到和解契机的政治冲击和天灾级的传染病,冲击社群中的大部分人,无论多强壮,精神上也难免受伤,就像遇上交通意外那样。」他提倡用「精神损伤」这个词,更准确地掌握事实本质

他坦言自己也曾感到无助,但是抖擞精神后,与团队一起推出「心之流」这套工具,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协助大众多了解自己的精神状况,并且重新学习和思考年人的需要。

「心之流 (HK FLOW Tool)」鼓励大众青年以不记名方式答问、取得分析,在逆境中学习处理情绪。

 

「我们改变不到正在发生的事,但最低限度,要对自己的精神健康有更大掌控。」

● ● ● ● ● ●

**文章节录自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港讲诉」计划于2020年4月举办的《「是病不是病?」—拆解「精神健康海啸」分享会》及延伸访问,谨供专业社工参考,并不代表本会立场。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港讲诉 Time to Heal」计划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港讲诉 Time to Heal」计划,以「同行.共学.疗愈」为题,希望与社群同行面对世局转变,连结人才和资源回应社会需要,处理心理、精神创伤,筑起一个促进家庭及社会对话的空间。

 

计划提供不同心理情绪支援服务,支援在 #社会运动 #新型肺炎疫情 下心理及精神受创的人。

计划详情 www.timetoheal.org.hk

 

电话/whatsapp: +852 90102980 |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晚上8时
电邮: [email protected] |
Facebook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