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划到不惑」生命顾事主题日

社联连同众机构

推动生命管理、提高生死素养

【新闻稿2025年11月1日】为应对香港高龄化社会的挑战,并提升公众对生命规划和晚期照顾的认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与各界持份者携手,于10月25日至11月9日期间推动「生死教育关怀友善双周2025」。重点项目「从划到不惑」生命顾事主题日于今日(11月1日)在马鞍山新港城中心隆重举行开幕礼。

为期两日(11月1日至11月2日)的主题日,汇聚了17间提供晚期照顾相关服务的合作机构及来自不同界别的参与机构。活动目标是共同推广生命管理概念倡议为照顾者提供适切的支持,促进生命管理及规划。

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先生表示:「特区政府将于明年年中正式实施《维持生命治疗的预作决定条例》,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透过生死教育提高对新法例及其背后晚期照顾服务的认知。社联希望透过举办『生死教育关怀友善双周2025』,提高市民的「生死素养」,鼓励公众为自己及挚爱做好照顾及生命规划,同时连系不同持份者,在香港建立一个关怀照顾者及晚期病患的社区网络。」

首发调查揭示:提升照顾者「生死素养」迫在眉睫

在主题日上,社联首度向公众展示最新的生死素养调查结果。生死素养涵盖一系列关于照顾病患、讨论生死、掌握离世条例与晚期医疗及照顾服务、关怀自己和他人以及在社区寻找晚期照顾服务资源及支持者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及能力。

调查以「生死素养指数」为量度工具,发现照顾者的生死素养未如理想。在10分为满分,他们仅得4.97分,亦较新加坡的5.66分为低。值得留意的是,照顾者对死亡相关的法例及社区资源的熟悉程度最低,是生死素养中表现最弱的项目。研究亦发现,生死素养与其日常照顾的负担有密切关联,指数越低的照顾者,其照顾负担相对较高。这结果有力地揭示了让照顾者及早认识生命管理工具与相关资源的重要性,以助他们及早准备,减轻照顾上的困惑。

开幕礼聚焦照顾者声音 多元活动支持生命规划

今日开幕礼的出席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副署长梁绮莉女士JP,以及一众合作及参与机构的代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副署长梁绮莉女士,JP表示:「香港正步入高龄化社会,社署近年推行了一系列长者晚期照顾服务以及照顾者支持措施,例如推出照顾者支持专线182 183和照顾者信息网;在院舍服务方面,社署十年前已经开始投入资源增加人手,并在新设立的院舍增设生命晚期照顾室,为长者提供晚期照顾服务;而在社区照顾服务方面,各区长者中心亦积极推广生死教育,让长者明白晚期人生规划的重要性。社联今天的生死教育活动,成功连结社福界、医疗界、法律界和商界等跨界别的专业协作,一起走入社区推广生死教育。我希望社会上每位市民都能预早规划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人都可以圆满及有尊严地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站。」

主题日设有多元化的活动,旨在协助市民,特别是照顾者,进行全方位的生命规划。

  • 专家分享:社联邀请多位专家及机构代表,分享实用的生命管理工具,包括香港年金、遗嘱及持久授权书。此外,亦有机构分享在家中及院舍离世的可行性,提供全面的照顾及晚晴信息,协助照顾者认识并预备不同照顾阶段的需要。
  • 互动体验:市民可透过由生死教育团体及地区服务单位协作的展览,了解当区的地区康健中心、长者中心服务,并认识晚期服务及相关团体。
  • 「真人图书馆」与工作坊:活动邀请「毕业照顾者」及其他服务使用者作亲身分享,让公众从他们的宝贵经验及心得中获得启发,应对照顾路上的挑战。

社联期望透过这些多样化活动,让大众对生死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全面地为自己和挚爱做好生命规划。当我们能够坦诚地讨论照顾和后事等安排,未来的道路便能减少遗憾。有兴趣的市民可参考「生死教育关怀友善双周2025」的活动网站,参与双周内的相关活动。

下载活动相片

传媒查询:

杨德威先生

社联企业传讯经理

电话:(852) 2876 2474

Email:[email protect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