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低收入劏房户愈住愈差、住屋选择少

「低收入劏房住户」住屋选择和服务需要调查

 

【新闻稿2021年7月4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透过全港50间社会服务单位向低收入劏房户(月入低于相同人数住户入息中位数75%)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他们的住屋选择及服务需要。调查发现,受访住户的房屋开支负担沉重,有近三成(28%)以一半或以上的月入缴交租金(即租收比50%或以上)。受访住户中,近四成(39%)曾经于过去三年内搬迁,大部分住户面对愈搬愈贵、因搬迁而耗尽积蓄或感到情绪低落等现象,另有部分住屋环境转差或需要借贷以应付搬迁开支,反映这些低收入住户在劏房市场内面对不少限制,选择空间极度有限,而且搬迁成本极高。

调查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29日期间进行,共收回2108份有效问卷。受访住户以育有儿童的占多,有近七成(69%),其次为一人住户,占17%。整体受访住户月租中位数为5000元。78%受访住户正轮候公屋,其中近六成(58%)已轮候四年或以上。单位特征方面,约九成受访住户单位内设有窗、冷气、独立厕所,惟租务配套并不齐备,仅七成单位有提供独立水电表,并只有两至三成单位有电梯和独位信箱。此外,有两成单位并未有签纳书面租约。

调查结果显示,近四分之三「有儿童住户」入息在贫穷线以下,34%过去三年曾经搬迁至其他劏房,而大部分均期望在搬迁后为孩子家人改善住屋环境。虽然逾半数搬迁后居住面积增加,住屋环境稍为得到改善,但住屋开支令他们的经济负担增加不少,其中69%表示搬屋后租金增加,逾七成(74%)更因搬迁而几乎耗尽积蓄,59%因搬迁问题导致情绪低落。

「一人住户」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43%)一人住户租金占收入比例达五成或以上,有32%过去三年曾经搬屋,52%表示搬后租金增加,62%因搬迁而几乎耗尽积蓄,35%居住面积减少,23%甚至形容搬后换来较差环境。

社联总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议)黄和平先生表示:「有儿童的受访劏房户有三成为单亲家庭,七成多活于贫穷线以下。他们在有限能力内仍决定搬屋,盼给家人更好的居住环境,奈何市面适合的选择不多,一人住户也面临相似的困境,情况值得关注。」

是次调查亦分析了影响劏房租金的因素,包括地区、住户人数、劏房设施、单位分间情况、楼宇设施及住屋种类,并按这六大因素计算估算租金。我们发现有15.8%住户的实际租金,高于估算租金两成的水平。

以一家三口为参考例子(详细计算方法见简报):

  • 居于观塘「一劏二」劏房,住在三楼、没有升降机的楼宇,单位为没有间隔只有1房、有独立厕所和窗,估算租金为5360元。
  • 居于大角咀「一劏四」天台屋,住在五楼、没有升降机的楼宇,没有间隔、厨房、但有独立厕所及窗,估算租金为3558元。

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先生表示:「低收入劏房户基于负担能力低,导致住屋选择十分有限。纵然他们想改善住屋环境,但市场只有很少、甚至没有较可负担的租盘选择,结果愈住愈贵、愈搬愈差,没有生活质素可言,住屋选择有限加剧他们的贫穷状况,他们承受的经济压力也影响个人情绪以至家庭关系。当局有需要加强支援,协助劏房户改善生活、减轻重担,避免他们陷入孤立无助的处境。」

社联建议:

 搜集租务资讯

  • 设立劏房租务资讯平台,让市民掌握租务市场资讯
  • 利用数据,制定一个能平衡业主与租户利益的参考租金水平

 提供租金津贴

  • 为所有低收入劏房住户提供租金津贴,受惠范围可参考关爱基金「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一次过生活津贴(俗称N无津贴)」

 引入租客优先续租权

  • 除非某些特定理由,例如租客欠租或违约、业主自用或重建等,否则在6年内,若租客有意按加租幅度的规定续租,业主必须同意续订租约,令轮候公屋的住户能在较稳定的居所环境等候编配

 设立「地区劏房服务队」

  • 由社福机构于劏房密集的社区提供支援服务,服务重点:
  1. 提升劏房居民面对租务的解难能力
  2. 提升劏房居民的安全、卫生和治安意识
  3. 支援劏房居民解决房屋贫穷及家庭问题
  4. 组织劏房居民投入社区生活

 设立搬迁紧急基金

  • 协助低收入劏房住户应付因搬迁带来突如其来的开支
  • 可由「地区劏房服务队」负责审批申请

 

*下载调查简报、记者会图片:

受访低收入劏房户愈住愈差、住屋选择少 「低收入劏房住户」住屋选择和服务需要调查  【新闻稿2021年7月4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透过全港50间社会服务单位向低收入劏房户(月入低于相同人数住户入息中位数75%)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他们的住屋选择及服务需要。调查发现,受访住户的房屋开支负担沉重,有近三成(28%)以一半或以上的月入缴交租金(即租收比50%或以上)。受访住户中,近四成(39%)曾经于过去三年内搬迁,大部分住户面对愈搬愈贵、因搬迁而耗尽积蓄或感到情绪低落等现象,另有部分住屋环境转差或需要借贷以应付搬迁开支,反映这些低收入住户在劏房市场内面对不少限制,选择空间极度有限,而且搬迁成本极高。  调查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29日期间进行,共收回2108份有效问卷。受访住户以育有儿童的占多,有近七成(69%),其次为一人住户,占17%。整体受访住户月租中位数为5000元。78%受访住户正轮候公屋,其中近六成(58%)已轮候四年或以上。单位特征方面,约九成受访住户单位内设有窗、冷气、独立厕所,惟租务配套并不齐备,仅七成单位有提供独立水电表,并只有两至三成单位有电梯和独位信箱。此外,有两成单位并未有签纳书面租约。  调查结果显示,近四分之三「有儿童住户」入息在贫穷线以下,34%过去三年曾经搬迁至其他劏房,而大部分均期望在搬迁后为孩子家人改善住屋环境。虽然逾半数搬迁后居住面积增加,住屋环境稍为得到改善,但住屋开支令他们的经济负担增加不少,其中69%表示搬屋后租金增加,逾七成(74%)更因搬迁而几乎耗尽积蓄,59%因搬迁问题导致情绪低落。  「一人住户」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43%)一人住户租金占收入比例达五成或以上,有32%过去三年曾经搬屋,52%表示搬后租金增加,62%因搬迁而几乎耗尽积蓄,35%居住面积减少,23%甚至形容搬后换来较差环境。  社联总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议)黄和平先生表示:「有儿童的受访劏房户有三成为单亲家庭,七成多活于贫穷线以下。他们在有限能力内仍决定搬屋,盼给家人更好的居住环境,奈何市面适合的选择不多,一人住户也面临相似的困境,情况值得关注。」  是次调查亦分析了影响劏房租金的因素,包括地区、住户人数、劏房设施、单位分间情况、楼宇设施及住屋种类,并按这六大因素计算「估算租金」。我们发现有15.8%住户的实际租金,高于估算租金两成的水平。  以一家三口为参考例子(详细计算方法见附件): 	居于观塘「一劏二」劏房,住在三楼、没有升降机的楼宇,单位为没有间隔只有1房、有独立厕所和窗,估算租金为5360元。 	居于大角咀「一劏四」天台屋,住在五楼、没有升降机的楼宇,没有间隔、厨房、但有独立厕所及窗,估算租金为3558元。  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先生表示:「低收入劏房户基于负担能力低,导致住屋选择十分有限。纵然他们想改善住屋环境,但市场只有很少、甚至没有较可负担的租盘选择,结果愈住愈贵、愈搬愈差,没有生活质素可言,住屋选择有限加剧他们的贫穷状况,他们承受的经济压力也影响个人情绪以至家庭关系。当局有需要加强支援,协助劏房户改善生活、减轻重担,避免他们陷入孤立无助的处境。」  社联建议: 搜集租务资讯		设立劏房租务资讯平台,让市民掌握租务市场资讯 	利用数据,制定一个能平衡业主与租户利益的参考租金水平 提供租金津贴		为所有低收入劏房住户提供租金津贴,受惠范围可参考关爱基金「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一次过生活津贴(俗称N无津贴)」 引入租客优先续租权		除非某些特定理由,例如租客欠租或违约、业主自用或重建等,否则在6年内,若租客有意按加租幅度的规定续租,业主必须同意续订租约,令轮候公屋的住户能在较稳定的居所环境等候编配 设立「地区劏房服务队」		由社福机构于劏房密集的社区提供支援服务,服务重点: 1.	提升劏房居民面对租务的解难能力 2.	提升劏房居民的安全、卫生和治安意识 3.	支援劏房居民解决房屋贫穷及家庭问题 4.	组织劏房居民投入社区生活 设立搬迁紧急基金		协助低收入劏房住户应付因搬迁带来突如其来的开支 	可由「地区劏房服务队」负责审批申请    *下载调查简报、记者会图片:

传媒查询

社联企业传讯主任 钟苑珊

Tel: 2876 2469

Email: [email protect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