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受访HKDSE学生呈现抑郁或焦虑症状,求助意愿低,社联倡家校协作,推动跨界别「无标签支援」

「中学生面对HKDSE压力的精神健康状况及求助意向研究」

 

【新闻稿2025年5月12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获李锦记家族基金支持,委托香港政策研究所于2025年2月18日至4月18日期间进行「中学生面对HKDSE压力的精神健康状况及求助意向研究」,以便利抽样法邀请了13间学校,每校随机抽样中五和中六班别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在班主任课填写网上问卷,最终收回1,017份有效问卷。

(由左至右)社聯總主任(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姚潔玲女士、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先生、社聯行政總裁陳文宜女士
(由左至右)社联总主任(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姚洁玲女士、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先生、社联行政总裁陈文宜女士

社联行政总裁 陈文宜女士:「是次研究显示四成受访中学生呈现抑郁或焦虑症状,而且相关症状早于中五修读HKDSE课程时已出现,至中六考试,压力很可能已积压两年,这是一个重要警号,必须及早正视压力源头,并提供适时和适切的支援服务。」

41.9%受访学生呈现抑郁或焦虑症状

受访学生中,以就读中五为主(72.7%),中六约四分之一(27.3%),男女比例约各半,平均年龄为16.8岁。

研究结果显示,41.9%受访学生呈现抑郁或焦虑症状困扰(37.4%呈现抑郁症状,28.6%呈现焦虑症状),而同时呈现以上两种症状的学生达到24.0%。此外,31.8%受访学生呈现失眠症状。

HKDSE压力构成心理困扰

受访学生的压力指数平均为7.4分(最高10分),有20.9%的学生压力达最高的10分。研究发现,HKDSE压力越大,心理困扰越严重,这现象在女生中更为显著。在感受HKDSE压力时,学生的心理困扰部分来自(一)「竞争感提升」:如觉得学校里总是互相竞争、别人做得比自己好时会感到恼怒;(二)「执着心态」:如难以放下遗憾和不满情绪、事情不如意时难以保持平静;(三)「希望感削弱」:如所做的事情对自己将来没多大帮助、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心理困扰越严重,求助意向越低

本研究亦探讨受访学生面对情绪问题及自杀念头时的求助意向,结果显示受访学生心理困扰越严重,求助意向越低,不少会因社会对心理困扰及求助的污名而拒绝求助,以免被负面标签。心理困扰越严重的学生,越担心家人对求助有负面看法,因此更不愿意求助。

 

社联总主任(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姚洁玲女士:「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前线社工的经验,许多成人因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无意间将对『成功』的执着传递给孩子。他们往往希望孩子保持积极和正向的态度,却忽略了倾听和疏导负面情绪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延误支援时机。父母和师长需要学会『放过自己』,才能给予孩子自在表达恐惧与挫折等负面情绪的空间,从而获得适时的帮助。」

社联建议:

(一)跨专业协作,建立无标签支援

  1. 社工与中医及家庭医生合作,从失眠或身体不适入手,同时处理心理困扰。例子: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健康拆焦0中医青少年情绪健康社区支援计划」(电话:26174881)
  2. 社工联同艺术家及游戏设计师共同创作,透过 IG互动或游戏与青年谈心,建立平等对话,营造「安全倾诉」的氛围。例子:
    • 社联「默密倾」计划:获李锦记家族基金支持,联同18间社福机构的社工,透过社交媒体和线上游戏与青年平等对话,帮助表达心声,避免说教,建立信任,鼓励求助。 (电话:2876 2409)
  3. 提前于中五阶段支援,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二)调节环境,平衡学业与精神健康:家长教师「双放过」行动

  1. 「放过自己」:家长与教师学会辨识并转化自身焦虑,例如用弹性思维看待考试结果(如「我们还有 Plan B、C」代替「DSE定生死」)。
  2. 「放过他人」:先聆听学生状态及需要,再给予适当支持,以共情取代一味激励。 (如用「需要休息吗?」代替一味「加油!」)

(三)从纾解家长与老师的焦虑开始

  1. 雇员支援计划:企业为员工提供支援,帮助他们面对工作、个人与家庭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例子:
    •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雇员支援计划(电话:3413 1500)
    •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雇员发展服务及富达盟信顾问有限公司(电话:2731 6350)
    •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盈力雇员服务顾问(电话:2757 6732)
  2. 政策关顾:政府应在青年精神健康政策中纳入减轻家长与教师焦虑的措施。

社联将于2025年5月21日上午10:45 – 13:00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馆3FG举办「Youth Co:Lab香港对谈 2025 我们的六分一:青年精神健康」,与不同界别人士继续就研究发现进行讨论,活动由花旗集团基金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办、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筹划。

 

下载研究简报及记者会图片

 

传媒查询:

曾志康先生

社联企业传讯高级经理

电话:(852) 2864 2982

Email:[email protect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