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變「助聽耳機」

 「爺爺是位弱聽人士,需要配戴傳統助聽器,因為長時間配戴,加上助聽器產生的噪音太大,所以他未能與我們子孫舒服地交流。」樂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文智輝 Will說。 現時香港有超過15萬名聽覺有困難人士,Will 為了協助爺爺等輕度至中度聽障人士,就研發手機應用程式「樂聽」,讓公眾免費下載,為智能手機加上助聽功能,適合他們於室內、室外及空曠環境使用,app 同時獲得2017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ICT Award):最佳智慧香港獎(數碼共融應用)銀獎。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資訊科技資源中心總經理李振培表示,「樂聽」智能助聽器應用程式比傳統的助聽器更加方便,亦可調教不同的音質,為弱聽人士帶來更多選擇,促進社會和諧。Will 指出,超過85%使用手機app人士表示,聽筒版的助聽效果十分安靜,清晰明亮,令弱聽人士感到十分舒服。使用相同成本於音頻處理軟件上,可得到更佳效果,與及手機app有效適應現場環境而作出處理。 當初Will爺爺試用的產品時,愛不釋手,不斷說話,他覺得爺爺是聽到比以往更清晰明亮,所以樂意與人溝通,作為子女見到爺爺開心,而且他表達的說話爺爺可以清晰接收,這個溝通過程可以讓家人的交流及關係更加緊密。 社聯相信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有助發展及表揚創新資訊科技產品及服務的應用,例如:Will 發明的手機app一樣,除了幫助到他爺爺之外,更幫到好多聽障人士,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2018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獎」現在接受報名,如果你有好的創新資訊科技產品或計劃,就立即報名。 網址:http://ictaward.hkcss.org.hk 電話:2922 9254 電郵:[email protected] 「樂聽」IOS 版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chears-intelligent-hearing-aid/id1057021017?mt=8 「樂聽」Android版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CHEARS&hl=zh_HK ...

共融無「癇」

 有沒有見過有人突然在街上抽搐、暈倒,或者無故發呆,叫他也沒有反應?那些人可能是患有腦癇症,香港就有三至四萬人患有腦癇症,成因可能是遺傳、腦部病變、中風或曾經濫藥等。鄺家欣在9歲時出現全身抽搐,經醫生確診為腦血管畸型,引致腦癇症,需要服用不同藥物控制腦癇症發作。她指在發作的時候,不清楚當時自己做什麼,但約一至兩分鐘就停止發作了,影響她的學業及正常社交生活等。 香港復康會名譽顧問兼腦神經專科醫生陳樂耀指,腦癇症的治療,不單是控制癇發作本身,因癇發作只是腦癇症明顯的病徵,腦癇症亦可影響病人睡眠、情緒及認知等,所以可以控制癇發作達至零發作,對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幫助。而病人的腦癇發作記錄對醫生的臨床診斷是十分重要的,不過在公立醫院,每位病人的診症應該得5至10分鐘,因此如果可在短時間內得到病人的這一系列重要的資料,有助提高治療的效率。 為了協助腦癇症患者及其家人了解腦癇症,與及準確地管理病情。由香港復康會主辦,與香港腦科學會、香港腦癇學會及香港協癇會合作發展手機應用程式【共融無「癇」】 (app),讓患者記錄日常病歷,方便醫生調教用藥。此外,app亦幫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的習慣,同時教育公眾了解腦癇症。 【共融無「癇」】 app可以為腦癇症患者提供多一個更方便記錄日常病歷的選擇。家欣指有一次覆診忘記帶病歷記錄書「腦癇日記」,幸運的是有【共融無「癇」】 (app),所以她就即時開電話app,讓醫生查看病歷記錄。 陳醫生表示,當他的病人使用【共融無「癇」】app時,他是十分開心的。他可以第一時間看看所以符號及圖表,便知道病人概況。對於每一個腦癇症病人,每一個時段,病人發作的頻率及模式都有改變,醫生看到病人整體的病況,根據app中的總結圖表,醫生會更準確了解病人,是否真的好轉或轉差了,醫生再決定需不需用加藥或減藥,可以有更多時間與病人商討如何制訂藥物方案,去平衡所有問題,這是十分有效的工具。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共融無「癇」】 (app)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rehabsociety-epilepsy-inclusion/id1062230452?mt=8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rehabsociety.e.epilepsy.inclusion&hl=zh-TW ...

特能跆拳道

 一般弱能人士的體質會較常人弱,而且退化速度亦比正常人快。要保持身體健康及靈活程度,合適的運動對他們極為重要。但社會上適合弱能人士的運動不多,儘管他們能找到適合的運動,亦難以參加坊間一般的訓練課程,導致他們難以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及益處。 香港耀能協會「特能跆拳道」項目統籌陳高偉指,坊間的訓練課程不管是程度上、課程內容上或是教法上,對弱能人士而言都較難處理。 為了讓他們延續對運動的興趣,香港耀能協會於2008年便開始與香港跆拳道東龍會合作,開辦「特能跆拳道」,以適合弱能人士參加為前題,專門制定課程及考核制度。陳高偉指,「特能跆拳道」把一般跆拳道由白帶到黑帶的十級內容,透過擴展及稀釋,分拆成十三級。使每一級的時間及內容會更加集中,務求令學員能更易掌握及學習。 縱然如此,弱能人士在學習跆拳道時,仍會面對各種的挑戰。香港跆拳道東龍會文志強教練指,弱能人士的平衡力、移動能力或是智能上,與普通人均有差別,所以在練習或學習的進度及時間上,都要有所調適。但文教練亦指,在「特能跆拳道」中,弱能人士對於有主流運動能讓他們參與其中表示珍惜,而他們在學習中亦會比平常人更投入及更堅持。 事實上,「特能跆拳道」除了增強弱能人士的身體機能外,同時亦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跆拳道學員John表示,自從學了跆拳道後,覺得自己比從前更開心,有感自己變得「大個仔」。他更希望將來能成為助教,協助教練一同訓練其他學員。學員詠琪亦指,跆拳道使自己的體能增強,少了病痛,家人亦樂見她的進步。 ...

動畫推廣手語文化

李政麟Alan 媽媽是後天弱聽人士,因耳骨退化,只餘下一成多聽力。媽媽晚年患上癌症期間,因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問題,令Alan十分難受。他舉例指,媽媽在留院期間需要抽血進行各樣檢查,醫護人員幫她抽了一次血,過了一會與媽媽講解,但媽媽聽得不清楚,醫護人員有點不耐煩再抽多一次血,這樣會令到病患者及家人都感到不安。最後Alan 決心用自己的專長,創立擦膠哥學院,在星展社創計劃資助下,以動畫推廣手語。 計劃由龍耳中心及擦膠哥學院一起合作,擦膠哥學院會做一些卡通動畫配上手語,透過動畫教導公眾人士去學習手語。龍耳社工鄭思敏指, 她們的服務對象包括在聾人家庭的子女,有的是健聽,有的是弱聽。香港是共融教育的環境,一般在健聽的學校學習是用口語及書寫,在家時才會用手語與父母溝通。不過部份的父母不喜歡在街上用手語溝通,擔心孩子受到歧視的目光。 龍耳中心主任 (時任) 鄺浩然期望更多人學習及了解到手語,建立共融生活環境。他指以一個屋邨為例,不知道鄰居是否手語使用者,不清楚鄰居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可以推動手語多點正確的價值時候,起碼在鄰居層面上不會產生互相歧視。再者,在工作間知道手語是這回事,會用手、表情及肢體上一些大動作的時候,當公眾了解琴手語的意義,更容易令到聾人在主流社會找到工作崗位。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