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availab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靈」活運用 樂「齡」科技

 將院舍服務電子化、智能數據化是現今趨勢,但院舍將服務電子化時的同時,難免同樣要面對資金、人手配合等問題。有安老服務單位就靈活變通,想出新的解決辦法。 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去年先與本地科研公司合作,在現有復康設備中加入數據收集系統,得出長者真正運動量的完整資料;今年再與產品代理商合作,借用醫療產品,評估長者步行狀況。兩個數據配合,制定最合適長者的復康方案。 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經理鍾安妮表示,現成的智能系統選擇除了費用昂貴,安裝上亦需要很多配套及空間,還需要上訓練課程;故想出將現存的工具及器材智能化,達致如虎添翼的效果,不但更符合需要,也有可能比購買全新的現成品相宜。透過跟創科公司、產品代理商及任何有關持份者多方合作,可達至成本攤分、互惠共享,將想法變成現實。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18」 日期 :2018年11月22日至25日 (星期四至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 1A -1B 網址 https://gies.hk/ 歡迎對業界從業員、照顧者及公眾人士參與,免費入場 ...

「以老護老」照顧者身心俱疲

 香港「以老護老」的情況相當普遍。社聯與香港大學進行一項「年長護老者身心狀況及服務需要研究」,訪問1,115位照顧者,當中超過35%的照顧者年齡高達75歲或以上。研究發現,超過60%的照顧者屬「高壓照顧者」,正面對沉重的照顧壓力,55%出現抑鬱傾向,不時感到心情低落。還有40%照顧者的家庭功能出現問題,未能有效地合力應對照顧的挑戰。 照顧者身心俱疲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今年6月得到嘉里集團贊助,聯同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進行一項「年長護老者身心狀況及服務需要研究」,透過全港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接觸護老者,成功收回1,115份問卷。 受訪護老者的平均年齡為70歲,75歲以上的佔35%,8成為女性,主要是被照顧者的配偶或子女。58%的受訪者每星期提供的照顧時數超過40小時,相當於一名全職員工的每周工時。而被照顧者有各種病患和衰弱情況,包括常見的高血壓、認知障礙症、關節炎、骨質疏鬆、糖尿病、中風、心臟病、抑鬱、腎病,以至癌症。 研究從三方面了解受訪者的狀況,歸納有超過63%受訪者面對「沉重照顧壓力」、55%有「抑鬱徵狀」及40%出現「家庭功能薄弱」。再者,有25%受訪者同時有上述三項狀況,屬於高危組群。 其中一位照顧者是68歲的何文炎,他的太太十多年前患上認知障礙症,及後更患上柏金遜症。在照顧太太的過程中身心俱疲,他說:「壓力是照顧者的必經階段,因為她而十分累,自己睡得不好,滿腦子都是如何照顧她,沒有想到自己,這就是問題。十幾年來24小時不停是這樣 (照顧太太),壓力愈來愈大,無了期般。」數年前,他協助太太前後申請長者地區中心的日間服務及安老院舍宿位,何太得到支援,何文炎的照顧壓力減少,整個人舒服及開心了很多。 社聯長者服務總主任梁凱欣女士表示,近年發生連串家庭倫常慘案,照顧者長期處於極大的壓力及感到無助,亟需支援。今次研究亦引證年長護老者壓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44%受訪者的睡眠質素差、27%受訪者自我健康評估為不好或非常不好,這顯示照顧者的情緒及健康也響起警號。研究同時顯示,過去的照顧者服務未能完全滿足照顧者需要,例如經濟支援、情緒及健康支援服務、熱線服務等。 要照顧人,都要照顧自己 梁凱欣指:「要照顧人,都要照顧自己」,作為照顧者,大家要懂得照顧自己,方能繼續照顧家人。政府亦需訂立照顧者為本位的政策及服務,盡快為高危的照顧者提供專業的輔導及個案管理服務。而作為社會一份子,「我們都是照顧者」,我們都可以係各自的角色崗位上,為照顧者獻出多一點支持。 社聯建議政府應訂立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及服務,包括: 1. 定期推行長者及照顧者的住戶統計調查,以了解長者及照顧者特徵和需要,從而規劃服務及分配資源。 2. 增撥資源發展專業服務,透過個案管理及輔導服務,為照顧者提供全面的支援。 3. 優化對照顧者的經濟援助,為照顧者提供實際支援,減輕照顧壓力。 4. 建立標準化簡易檢測工具,讓照顧者能及早作出自我檢測,及提升求助意識,適時尋求協助。 ...

《非同凡響》的故事

 社聯統籌的電影《非同凡響》今天(10月11日)上映,靈感來自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普光學校的校園音樂劇,電影中的小演員也是普光學校的學生。. 小主角謝珈朗現正於普光學校就讀中學二年級,拍攝時是小六學生。電影出現之前,他是一個看似平凡的特殊學校學生。這次拍攝機會展現出他的純真、善良、認真,不只讓觀眾和台前幕後工作人員感動,也讓老師和媽媽看到珈朗不平凡的一面。 電影講述這套校園音樂劇由特殊學校與傳統學校合辦,電影內有特殊兒童家庭的故事、有學生背負著家人期望,面對前途的決擇、也有對教育的反思。平凡得你與我身邊也會發生的事,但當中的默默耕耘,努力經營要肩負起的每一件事,就已經是非同凡響。 《社情》出版 |《非同凡響》的故事 閱讀全文 https://bit.ly/2IKqwcx ...

殘疾人士:「希望與健全人士平等地走出社區」

 每個人都有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殘疾人士亦不例外。「其實我很希望殘疾朋友與一般人士玩的東西都是一樣,不要只是他們可以玩,我們不可以玩,大家應該是平等地享用這地方。」國際復康日籌委會副主席嚴楚碧說。 為推廣「傷健共融、萬眾一家」的訊息,香港復康聯會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聯會) 自1993年起每年慶祝12月3日聯合國「國際復康日」。並聯同全港十八區區議會、有關政部門、復康機構、社區團體及學校等,攜手籌辦各項大型慶祝項目和地區推廣活動,致力倡導殘疾人士融入社會,例如:「殘疾人士免費乘搭車船暨免費參觀博物館、使用暖水游泳池及免費遊覽香港濕地公園」、「海洋公園同樂日」及2018國際復康日中央慶祝典禮。 無障礙社區對殘疾人士十分重要 失明人士陳衍泓 (逗點) 指,失明人士都需要社交生活,無理由因為看不到,困著自己在家,他本身十分喜歡周圍去看表演、去玩及旅行,所以他認為無障礙設施對於殘疾人士自主出行不可或缺的,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每個社群都有不同能力的人,例如:視障人士,有人因年老而行動不便等,無障礙設施永遠可以協助不同能力不同需要的人。而輪椅使用者鄧學駿表示,他能否出行,就視乎場地是否無障礙,輪椅去不去那地方,如果地方有障礙的話,他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 多年來海洋公園都支持國際復康日的「海洋公園同樂日」活動,免費送出八千張門票,讓全港十八區的殘疾人士、特別需要人士及其親友體驗樂園設施,一起共渡歡樂時光。海洋公園執行總監吳守堅表示,海洋公園作為香港人的主題公園,一直重視遊人在樂園的體驗,當中包括特別需要人士,公園內的機動遊戲、展館及劇場,都設有無障礙通道,方便特別需要人士,希望兩天的「海洋公園同樂日」,讓他們有難忘的體驗。逗點對海洋公園亦有難忘體驗,他覺得海洋公園有不錯的無障礙設施,同時樂園員工有同理心,明白殘疾人士的需要,員工的說話指示亦都清晰和合理。 不少香港人願意協助殘疾人士 熊諾恩是輪椅使用者鄧學駿的多年好友,他指:「與殘疾人士相處,只需要視他們是普通人。」例如曾經試過與輪椅朋友上一條很短的樓梯,在街上隨便找一位路人協助,其實有很多人都樂意協助,所以他覺得香港人都是幫助別人,令他們感到舒服。 2018 國際復康日 每年12月3日為聯合國所定的「國際復康日」,香港復康聯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自一九九三年起已積極響應,並聯同全港十八區區議會、有關政部門、復康機構、社區團體及學校等,攜手籌辦各項大型慶祝項目和地區推廣活動,致力倡導殘疾人士融入社會,推廣「傷健齊心‧萬眾一家」的訊息。 2018年度慶祝活動包括 11月11日:「殘疾人士免費乘搭車船暨免費參觀博物館、使用暖水游泳池及免費遊覽香港濕地公園」 11月18日及25日:「海洋公園同樂日」 12月1日:2018國際復康日中央慶祝典禮 活動查詢:2864 2929 ...

兒童脊科基金:「脊骨錯位可能影響兒童身體機能」

 兒童脊科基金 (基金) 發現本港學童最常見的三大體態問題,包括:寒背、高低膊(肩膀)及脊柱側彎,這些問題都可能與脊骨相關。 「神經系統直接控制我們全身的機能,而我們脊椎的活動能力就影響着脊椎神經系統的健康。如果脊骨出現問題,首先會影響姿勢,然後可能出現一些痛症及麻痺的情況。更深遠的影響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例如:小朋友會出現磨牙、腸胃不適,心肺功能差導致不舒服。」基金榮譽顧問脊醫李昉鈿說。 因此,兒童脊科基金透過一系列的教育、脊骨檢查及義診服務,以提升兒童健康質素。基金項目主任曾倩婷指,本年度基金已經為超過五千個學童進行體態檢查,當中發現超過六成同學患有不同的體態問題,當發現學童有體態問題時,基金建議學童進行詳細檢查及跟進的脊骨調整服務,以改善脊骨及體態。基金的服務收費普遍是坊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若果學童來自有經濟困難的基層家庭,基金便會提供義診服務。 「因為很多基層家庭未必負擔到脊醫的服務費,很開心可享用兒童脊科基金的服務,可以協助很多有需要的家庭。」陳太太說。她就讀小學的兒子曾經患有高低膊,在用餐時經常側頭側頸,再加上睡眠時經常有很大鼻鼾,但她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與脊骨相關。直到兒童脊科基金到兒子就讀的學校提供講座,並進行體態檢查,發現兒子脊骨出現問題,同時接受義診服務,兒子的情況大大改善,例如:鼻鼾的情況有明顯改善,沒有「翻訓」,因晚上睡得好,所以日間精神好了很多。 ...

社福界結合電影界 《非同凡響》呼喚共融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首次出品的電影《非同凡響》將於10月11日正式戲院上映! 電影《非同凡響》於7月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以來,好評不斷,在社會各界都引起不少迴響。 電影由德和慈善基金贊助,社聯統籌,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並由金像導演歐文傑執導。社聯主席陳智思、行政總裁蔡海偉指出,《非同凡響》是社福界與電影界一次難得的跨界別合作,以嶄新方式推動共融社會。德和慈善基金董事伍尚敦則希望藉此電影呼籲公眾對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多一份認識及包容,少一份抗拒。 導演歐文傑表示想透過這部電影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電影完成後可以令更多人體會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困難及需要。主演谷祖琳、余香凝、岑珈其、劉玉翠、廖子妤表示,每次看《非同凡響》仍覺感動,原本以為拍攝本片是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想不到最後是他們反過來幫助了電影以及令自己有新的啟發。導演與眾演員均大讚這班小朋友純真、充滿愛心,劇組因為他們更加溫暖。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