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ture

種族偏見無助抗疫

近日油尖旺區成為疫情重災區,當中南亞裔人士確診數量急增。這觸發了個別巿民的恐懼,甚至將矛頭指向南亞裔人士。根據油尖旺區區議員所說和傳媒報道,有外賣平台的顧客在附註要求,不接受印度裔及巴基斯坦裔速遞員派送其外賣訂單。該公司已表明絕對不能接受顧客的言論,並已永久終止其賬戶。 過往社聯推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時也遇到類似情況,有業主想參與計劃,但指明不可以將單位租給南亞裔人士,結果我們拒絕了該業主,不接受其單位。雖然這些只是零星的歧視個案,但社會也要警惕勿以有色眼鏡看任何人。 少數族裔社群面對著種種防疫困難。早於去年疫情爆發初期,社福機構早已留意到少數族裔因不諳中英文,未能及時掌握防疫資訊。即使當局隨後發布少數族裔語言的防疫資訊,但對於那些「懂說不懂看」的少數族裔而言,仍然沒有太大幫助。故社福機構都不斷努力為少數族裔社群提供各項支援,包括上門派發防疫物資、協助翻譯及講解防疫資訊、製作錄音教育防疫措施、提供熱線支援,以及聯繫社區宗教領袖等。 要做到同心抗疫,關鍵之一是大家都能放下偏見、撕掉標籤。盼望公眾多了解少數族裔社群的處境,同時期望政府部門能主動協調不同社福團體,為他們提供適切支援,尤其全民疫苗接種計劃展開在即,我們必須留意少數族裔的需要。 文章刊於2021年1月26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失業問題重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網誌中指出,很多企業和打工仔正承受著巨大壓力,預告最新失業率(去年10至12月)在第四波疫情衝擊下,勢將升破16年高位,政府統計處剛公布的失業率達到6.6%。另外,破產管理署最近公布去年破產申請宗數接近8,700宗,按年增加6.6%;提交強制清盤呈請亦有約450宗,按年升7.2%。 事實上,由於疫情反覆,農曆新年由本來的旺季變成淡季,團年飯巿恢復無望,減少拜年將影響零售業務,巿道相當悲觀,打工仔都在擔心農曆新年前後被裁,失業情況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 然而,以現時的社會保障制度,根本未能有效應對這個問題。政府早前公佈2019年的貧窮數字,計及政策介入後的貧窮人口超過109萬,貧窮率15.8%,都是2010年以來的最高數字。原因主要是人口高齡化等結構問題,加上經濟下行、失業,以至基層勞工收入下降。2019年本港經濟未受疫情影響,扶貧表現尚且如此,2020年的情況必定更加嚴竣。 基於失業問題重臨,政府必須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例如在失業綜援以外設立短期失業援助金制度。長遠而言,政府應考慮設立失業保險制度,當僱員失業時,便可申領失業保險金作為短期的財政援助,避免因為收入中斷而陷入經濟困難。 此外,降低基層住屋開支也是重要的扶貧方案,目前有大量劏房戶面對不利的租務市場環境,令他們處於弱勢,故除了應盡快落實為輪候公屋的基層住戶發放現金津貼,亦應切實推行租務管制措施,減低基層市民的租金負擔。 一個人失業影響整個家庭,包括子女的學習及成長,政府應有整全計劃作出應對,除了現金支援外,教育及社會服務的配套亦十分重要。 文章刊於2021年1月19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發展東涌 由社區做起

新巿鎮發展總是問題多多,無論交通、醫療、社會服務以至就業機會等,均未能滿足居民需要,造成不少社會問題。筆者成長的年代便有沙田和屯門,及後有被標籤為「悲情城巿」的天水圍,以至近年的東涌也有些相同特徵。  東涌人口正急速增長,但社區設施配套卻嚴重滯後,尤其東涌總人口的一半皆為公屋住戶、多為弱勢家庭,社區及社會服務的支援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加上疫情持續,區內基層生活更為艱難。社福機構皆在關注東涌的發展,最近社聯與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合作,推出「營造東涌」社區項目,透過提供飲食援助、多元化活動、建立社會資本等,支援區內弱勢社群,長遠令他們達至助人自助,提升社區凝聚力。  項目的首階段活動已於去年10月展開,為期6個月,下一階段活動預計今年4月啟動。有受惠的區內小學生跟我們分享,參加了項目舉辦的網上活動,在教練指導下與其他參加者一起做掌上壓,令他重新投入運動,即使停課留家期間,也不用無所事事或只顧對着手機與電腦。有家長亦表示,活動多元化,有助促進親子互動,改善與子女的關係。  項目亦特別關注少數族裔家庭需要,皆因東涌有很多少數族裔人士聚居。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南亞裔人口佔北大嶼居民達5.3%,相比全港整體比例的1.1%高出約5倍。面對語言及文化差異,他們大多從事低收入工作,也不懂如何尋求地區資源及服務,難以融入社區。故此,項目亦積極向他們提供支援,例如向少數族裔家庭派發食物換領券,讓他們於區內的南亞小店換取清真食物。  東涌目前人口約11.4萬,預計十多年後將急增逾倍至27萬。面臨人口增長,以至少數族裔居民融入等問題,可見東涌的社區服務需求龐大。要發展新市鎮,除了房屋供應,也不能忽略社區配套設施及社會服務規劃,而居民亦需要參與其中,共同建造理想社區。 文章刊於2021年1月15日《 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

建立樂齡科技平台

社聯於2017年舉行首屆樂齡科技博覽會暨高峰會,團結香港基金和社聯也在社創基金資助下,合作就本港樂齡科技發展狀況進行調查。坦白說,樂齡科技在當時是一個新興事物,並不多人曾經接觸,至於本地持份者,包括科研、應用、巿場等範疇亦各有各做,故有很大的發展局限。 再者,另有幾個缺陷及困難,例如初創公司缺乏資金、引入外國產品後無法本地化以適合本地巿場,以及缺乏新產品的測試平台等。 我們在這幾年嘗試突破,由舉辦博覽會、將一些科技用品落地應用,以至最近發展租賃服務。然而,要推動整體發展,需要一個集合眾方之力的平台才能成事,這就是「樂齡科技平台」誕生的原由。 社創基金最近正式委聘社聯為協創機構,牽頭並夥同9間協作伙伴機構,負責設計、建立及營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樂齡科技平台」。這個為期三年的計劃涵蓋多個基本功能,包括建立知識庫、網絡建設和能力提升、提供顧問服務、樂齡科技產品本地化和測試支援,以至效益評估。總括而言,就是進一步開拓本地生態,把科研、應用和巿場連結一起,協助本港廣泛應用樂齡科技。 參與的九間機構都是其專業領域的佼佼者,包括有一間來自澳洲的團體Global Centre for Modern Ageing Limited,以及基督教靈實協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復康科技中心、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達信風險管理及保險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團結香港基金和香港大學護理學院。 香港人口正在急速高齡化,期待通過連結及推動供求雙方持份者的參與,能夠加快樂齡科技發展,從而改善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並為他們的照顧者、家庭和服務機構提供支援。 文章刊於2021年1月14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祝君安好

2020年是難忘又難過的一年。 由2019年社會事件到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每一個人都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加上中美角力,令香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不少打工仔面對失業及開工不足的困境。 疫情開始時大家都感到不知所措,但人間有情,很多公司、民間團體以至個人都自發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朋友積極協助社聯在海外訂購口罩;商業機構主動聯絡社聯捐贈各種抗疫物資或成立緊急援助基金;很多社福機構都不怕艱辛安排送贈抗疫包給有需要的市民;筆者更難忘眾多平時只在辦公室工作的同事捲起衣袖,在臨時工場包裝及搬運各種抗疫物資。 感謝大家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為數十萬基層市民送上防疫包、餐券,並為數千個家庭提供緊急援助基金。 新冠肺炎帶走了百多個港人的生命,令人難過。但我們不會忘記專家學者的努力及忠告、盡心盡力的醫護專業、謹守崗位的社福及院舍服務同工、以及非常自律的香港市民,如果沒有大家的付出,香港的確診及死亡比率一定會嚴重得多。 筆者也要特別感謝各位前線及基層工友,每次出現確診個案,都見到你們為物業或街道清潔消毒的身影,令香港市民感到安心。 走過難忘又難過的一年,希望大家都懂得感恩及謙卑。無論身處任何位置,都要明白每一個細小的齒輪對整部機器的重要性,懂得尊重每一個崗位的價值;明白個人力量的渺小,懂得夥伴合作的意義。 2021年,期望盡快戰勝疫情,祝願 各位健康、愉快及充實! 文章刊於2021年1月5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