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 – 乐龄科技 带返屋企

居家安老是很多长者的心愿,但老友记可能只因厨房门口的一级门槛,或浴室内缺少一条撑扶借力的扶手等,而难以自理起居生活,面对有心无力的情况,那又如何居家安老? 要达成这个愿望,其实可透过辅助器材和家居环境设计的配合,善用乐龄科技提高长者自我照顾能力,同时减轻照顾者的负担,令长者能够增强信心,留在熟悉的环境享受晚年生活。 ...

第72期 – 抱抱照顾者

照顾者天天忙着照顾家人,样样事情一脚踢,生活几乎喘不过气来。面对日复日的照顾工作,照顾者默默承受着愈来愈大的压力也不自知。一旦压力累积至临界点时,随时把他们压垮。然而,如果有适切的支援介入,照顾者的照顾路途或许可以较易走。 今期《社情》细看照顾者如何从喘息服务中,暂时放下重担、与同路人分享苦与乐,纾缓压力之余,更重要是重新觉察自我需要,让他们知道照顾路上不孤单,路上处处是援手。 ...

第71期 – 乐龄城市

香港人平均寿命冠绝全球,势将进一步对社会及经济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残疾人士之复康需要同样备受关注,不容忽视。 近年本港开始推动发展乐龄科技,这被视为应对人口高龄化及提升复康果效的策略之一,透过科技与安老及复康服务的结合,提升长期照顾服务的质素之余,更能令居家之服务使用者的生活质素得以改善,长远更可减轻公共资源的压力。 针对继续留在社区生活的长者或残疾人士,乐龄科技亦正好发挥其功能,为他们及其照顾者 ...

第70期 – 不只房子的社会房屋

基层住屋问题严峻,入住公屋遥遥无期,不少基层瑟缩于劏房、天台屋等恶劣住房,过着非人生活。 三年前,民间倡导推行过渡性社会房屋,突破公私营房屋既有框架,开辟第三条路,为基层提供可负担的适切住所。惟「过渡」一词,似乎限制了市民对住屋的想象,甚至把社会房屋与上世纪的临时房屋划上等号。事实是否如此? 全港首个组合社会房屋项目「南昌220」尝试来一场「住屋 x 社会服务」的实验,住屋不只是有瓦遮头,更要有舒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