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六。四

1989年筆者在中學任教,當時學運掀動了學校上下,校長、教職員及學生都為事件著急、悲痛和憤怒。校內有討論學運的聚會及展覽,師生也一起參與遊行。 六四事件影響幾代香港人,喚起了大部分沉默香港人對政治的關注、對民主的堅持,亦影響了過去三十年的民主運動。 轉眼三十年,縱使已忘了當時一些細節,但對於尋求真相,追求民主公義,身歷其境的又誰能真正釋懷。 三十年來,香港人繼續參與國家發展,香 ...

昆蟲爬進劏房戶耳朵

前兩天參加「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 友里居」的活動,探訪一位入住華富閣共享房屋的住戶。這位女士與三個女兒之前租住寮屋劏房,租金昂貴之餘,環境也非常惡劣。門戶陰暗及發霉,屋內有大大小小的昆蟲出没,女兒曾被蜈蚣咬,也試過有蟲子爬入女兒耳朵。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誰能好好生活,孩子又怎樣好好溫習。直至他們有機會入住共享房屋,生活環璄和情緒才能大大改善。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推出將近兩年 ...

推動親職文化更新 打破過度競爭風氣

由聯合國宣告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起,隨後每年5月15日被確立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目的旨在鼓勵國際社會提高對家庭價值的重視以及加強對家庭的支援。為響應國際家庭日,本港社福界將每年五月定為「快樂家庭月」,本年度就以「一起探索」為主題,透過一系列地區活動宣揚「跳出家庭日常,探索全新體驗」的訊息,鼓勵家庭成員間深化彼此的連繫感。 ...

市區重建應如何以「人」為本

在2011 年公布的《市區重建策略》中,市區重建局(下稱「市建局」)重申市區重建的理念是「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雖然近年有關市區重建的爭議似乎不多,但市區重建仍然面對重重困難。筆者認為,以現時市建局的定位,要落實「以人為先」的理念有一定的困難;若不反思其角色,市區重建將難以推進。 市建局是一個法定機構,獲法例賦予權力改善香港的住屋水平及已建設環境,有無可推卸的公共責任 ...

適合「SEN」孩子的感知花園

或許你在街上遇過一些比較「與別不同」的小朋友,他們可能會四處亂跑、發出興奮的叫聲、手舞足蹈,有的則注視某些東西,有時會引來路人的奇異目光。 其實這些可能是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小朋友,他們對外界的聲音、觸覺及視覺等感知需要特別敏感,當感知需要不被滿足,就會自我尋求「刺激」,亦是旁人眼中的「行為問題」。他們需要透過不同的訓練滿足感知需要,例如 :打鞦韆、玩水、捉摸不同質感的物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