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對2017年10月施政報告中扶貧措施的意見調查」
【新聞稿2017年10月13日】行政長官剛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就施政報告中的扶貧措施進行民意調查,今日公布民調結果。
「公眾對2017年(10月)施政報告中扶貧措施的意見調查」於2017年10月11日施政報告發表當日進行,以隨機電話訪問形式成功訪問了542名18歲或以上操粵語、並知道施政報告內容的香港居民。
由0至100分,受訪者對今年施政報告扶貧措施部分的評分為58.7分,稍低於今年施政報告之整體評分(62.4分),但遠高於上一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扶貧措施的評分(2017年1月為51.2分)。然而,若以三個年齡層劃分,青年(18-29歲)給予的評分只有51.4分,中年(30-49歲)為57.1分,而較年長的(50歲或以上)則為62.5分。
至於施政報告提到的扶貧措施是否有效改善低收入人士生活,認為「效用大」的只有24%,而「效用細」的有34%。
今年的民調,我們加入了關於基層住屋的問題。數據顯示,有61%受訪者認為有需要為貧窮私樓租戶提供生活補貼。當中,若以階層和年齡層劃分,有75%的基層人士及74%的較年長人士認為有需要為貧窮私樓租戶提供生活補貼。
此外,施政報告未有提及推行全民養老金制度;然而,有71%受訪者認為香港有需要推行全民養老金制度以改善長者的退休生活。值得留意的是,三個年齡層中,有很多青年支持推行全民養老金,達到82%。同時,中產階層對全民養老金的支持率亦是各階層中最高。
至於對未來的盼望,31%受訪者認為五年後貧窮狀況有改善、41%認為不變、21%認為會變差。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表示,雖然扶貧措施所獲的評分達到58.7分,為歷年最高,但民調結果同時反映巿民普遍對退休生活感到徬徨,無論上中下層、老中青,要求推行全民養老金制度的比例均超過一半,當中尤以青年和中層人士為甚,支持度高達八成。至於私樓租金高企,市民亦認同嚴重影響基層私樓住戶的生活,故政府除了必須加快興建公屋和過渡性房屋外,亦須考慮為貧窮私樓租戶提供生活補貼。
社聯建議:
發放「N無津貼」及改善在職家庭津貼
- 私樓租金持續高企,政府有需要發放非公屋非綜援住戶生活津貼(俗稱「N無津貼」),減輕租住私樓基層住戶的負擔。
- 此外,施政報告中雖提及一系列優化在職家庭津貼的措施,但對租住私樓的住戶卻無特別支援,建議給予這些家庭額外津貼及容許他們以較寬鬆的門檻申領津貼。
- 同時,必須增建公屋。政府在增加「綠置居」單位數目時,必須謹慎,以確保不影響公屋供應量和市民輪候時間;同時,亦應確保巿區公屋供應不受影響。
制訂全民養老金制度
- 雖然政府推動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但強積金覆蓋有限,未能惠及許多基層人士及長者,政府應重新考慮全民養老金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保險,社聯認為最能確保長者能夠維持基本生活及制度的可持續性。
訂立減貧目標
- 本港貧窮問題一直非常嚴重,零散措施只能起紓緩作用,難以凝聚社會力量,解決貧窮問題。政府必須訂定長遠扶貧藍圖和策略,訂立減貧目標,例如在任內將整體貧窮率或弱勢組群的貧窮率降低至某個水平,以及將平均輪候公屋的時間回復至三年或更低。
|
整體 |
|
上層 |
中層 |
下層 |
|
青年 |
中年 |
較年長 |
扶貧評分 |
58.7分 |
64.3分 |
55.4分 |
58.6分 |
51.4分 |
57.1分 |
62.3 分 |
||
為貧窮私樓租戶提供生活補貼 |
61% |
45% |
58% |
72% |
70% |
52% |
63% |
||
設立全民養老金 |
71% |
55% |
80% |
77% |
82% |
62% |
74% |
||
未來5年貧窮情況會改善 |
31% |
39% |
24% |
30% |
33% |
19% |
39% |
下載新聞稿、研究簡報及活動圖片(檔案為壓縮檔Zip,請以軟件解壓)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陳敏婷小姐
Tel: 2876 2469 / Email: [email protected]